(1).怪异;不同。 三国 魏 阮籍 《狝猴赋》:“体多似而匪类,形乖殊而不纯。”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以丑为美者有矣,以浊为清者有矣,以失为得者有矣,此三者乖殊,炳然可知。”《晋书·江统传》:“言语不通,贄币不同,法俗诡异,种类乖殊。”(2).改变;变化。《旧唐书·褚遂良传》:“陛下虑生意表,信在言前,今者临事,忽然乖殊,所惜尤少,所失滋多。” 明 宋濂 《味梅斋稿序》:“及后未数年,人事稍稍乖殊:或得州县官散之南北;或以老癃疾疢引归田里;或抵法遇患转徙远方。”
读音:guāi
[guāi]
不顺,不和谐:乖舛(谬误)。乖谬。乖戾(性情、言语、行为别扭,不合情理)。乖僻(怪僻)。乖张(怪僻,不讲情理)。出乖露丑。 ◎ 机灵,伶俐(多指小孩听话):乖乖。乖巧。卖乖。乖觉(jué)。乖顺。
读音:shū
[shū]
不同:殊途同归。悬殊。 ◎ 特别,很:殊功。殊荣。殊勋。特殊。 ◎ 断,绝:殊死。 ◎ 超过:“母氏年殊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