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阳询是唐初一个十分重要的书家.
2、最早称张芝为“草圣”的是三国魏书家韦诞,他赞誉张芝“专精奇巧,可谓草圣,超前绝后,独步无双”。
3、他的作品凝重淳古、力透纸背,笔画在转折之间流露出书家丰富的才情和学养。
4、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5、民族系于危亡之秋,但就是除了一大批包括书家在内的文化巨子。
6、被称作“宋四大书家”之一的黄庭坚,一度在英德县做官,期满离职回乡之际,竟不惜重金购买大量英石,租船载回家乡。
7、著名书家洪丕谟曾以“郊寒岛瘦,金石为炉”誉之,至矣。
8、古人书家多居显官要职,当然这之中有其特定的历史情结。
9、作为当代最早崛起于书坛的书家,他兼擅各体,尤工八分,又熔古铸今,潇散雄逸,自成一格,故声名远及海内外。
10、对有劣迹的书家采用“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扬善隐恶。
11、草书创作更需讲究天人之分,通古之变,将书家的感情、智慧与灵性融于笔墨间,使书家的生命体验与艺术的表现合二为一。
12、于书家来说,在临摹中不断汰去习气或不断强化己意,两方面都非常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今人将创作与临摹分得如此清楚,得不偿失。
13、而现在的书家作品,很多是抄写人家的文字,没有自己的感情,也就难以达到心灵对话而笔下生辉。
14、民族系于危亡之秋,但就是除了一大批包括书家在内的文化巨子。
15、柳四大书家,如天地之日星江河也,弟有志学书,须窥寻四入门径,用油纸临摹,间架则易进。
16、其实这些作品,绝不完全是古板的临摹,神态各异、风格迥别而又渗透著作者独特理解的作品创下中国书法史上临古最多的书家先例。
17、12千百年来中国许多书家潜心研究书艺术的形式、规则及理论。
18、书家而不明碑帖,恰如农夫不辨菽粟,工匠不识斧凿。
19、“书家至唐初,欧禇辈出,精采神气,一洗羲献父子面目,东晋规格殆不可复,然杨少师已加人一等矣。
20、的倾向尤为明显,在书家飘逸自如的笔致中流露的是宋人潇洒不拘的风度。
21、肉与骨书家梦寐觅真如,外瘦内腴是妙书。
22、书家们聚在某某厅堂,或某某会所,喝喝茶,尽情聊起书坛八卦,却无涉及读书学问之事。
23、纵观中国书法史,不少书家受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启发而使他们的书法得到突变,如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
24、一个书家如果没有思想,那最多不过是个书匠,只能是被历史的足迹所掩盖、消磨。
25、其一,不刻板,避免将单一的“雷体”一贯到底;其二,聊备各格,各尽其妙,各适其所;其三,为读者推介展示三五十家他认为最有风骨的书家。
26、晚唐的书家代表人物是柳公权.
27、据说陈叔通曾认为当代中国有四大书家,即康生、郭沫若、齐铭燕、沈尹默。陈叔通把郭沫若等与康生并驾齐驱,康生肯定不高兴,据说他曾夸口,他“用脚趾头夹木棍都比郭沫若写得强”。陆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