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世纪

基本解释

  刚刚到来的二十一世纪的简称

  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充满活力,日益开放。与此同时,也要求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以使我们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时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详细解释



   根据中国当前的实际,我们需要很好掌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社会主义生产和流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根本的区别,前者起基础性作用,即主要调节者作用;后者则不起作用或只起很小的作用。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说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主要调节者;而在传统计划经济中,价值规律不起调节作用,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是国家的指令性计划.

  我国之所以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因为原来实行的计划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发挥了一段积极作用以后,其弊端日显突出,效率低,缺乏活力,货不对路,致使我们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拉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很慢。与此不同,从1979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在市场化改革的有力推动下,我国经济发展加速,25年间年均增速达9.4%,处于世界前列,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均GDP到去年超过1000美元,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这表明,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能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能更有效地利用和配置资源,取得更为丰硕的发展成果。

  在社会市场经济中,支配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最主要的是价值规律,也就是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波动,供过于求时上涨,供不应求时下跌,各个企业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决定和调整自己的生产和经营,从而维系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平衡。这就是价值规律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的主要含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过,“价值规律正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就讲过,“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这句名言用于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因此,我们说在经济工作中要尊重客观规律,首先就是要尊重价值规律,以及相关的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等。各项市场经济活动,除属于自然垄断的、具有外部性的、提供公共品的等等以外,都应放手让价值规律调节即市场调节。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方面,目前还存在一些欠缺的地方,最主要的是政府拥有的资源过多,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审批过多,有些靠市场机制能优化资源配置的,政府却采用计划经济办法,因而带来浪费和损失。有时还因政府对市场进行垄断和封锁,而影响公平竞争的开展,造成市场信号失真。因此,我们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重要的,就是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就是要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不再充当资源配置的主角、左右市场的主角,不去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要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发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让企业主要根据市场信号自主地作出生产经营决策。

  二、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就必须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做到这一点较为容易,尽管政府的行政干预至今还不少,需要逐步解决。而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就不容易了。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表明,国有企业从作为主管部门的附属物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是一个脱胎换骨的改造。一方面,从企业来说,原来事事靠上级主管部门,照他们的指令办事,经济效益好坏不在乎,没有改善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活力。现在要转变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就必须努力适应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承担风险。搞得好,就能不断发展壮大,经营者和职工也能增加收益,否则就可能亏损甚至破产。市场机制如同一条无情的鞭子,督促着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向前再向前,永不停步,永不懈怠。另一方面,从政府来说,原来直接指挥各项微观经济活动,对企业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审批和下达指令。由于对企业往往多头管理,多龙治水,企业生产经营搞得好,各个部门争相把功劳记在自己名下,而一旦出了问题,则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承担责任。因此推进市场化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不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撤销一些原来主管企业的专业部门。由于这样的改革触及不少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官员的利益,因而往往受到这些部门的阻挠而困难重重。当“婆婆”惯了,一旦不能发号施令,便很不适应。所以,国有企业要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必须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必须有政府职能转换的配合,政府不再干预微观经济活动,政府职能转变为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即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需要指出的是,直到现在,政府职能转换,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改革,仍未完全到位。有的原来行政主管部门转为行政性公司,翻牌公司,仍然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即使对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但只要是国有股一股独大,政企就很难分开,因为国有控股公司实际上成为股份公司的“婆婆”,而控股公司往往就是前面所说的行政性公司,翻牌公司。这就使股份公司表面上改了制,但并未做到政企分开,仍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还有政府部门,特别是不少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的企业不管是国有的还是非国有的,往往“爱护有加”,不但通过封锁市场为本地企业产品打开销路,排斥外地产品,而且从立项、融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有时甚至不择手段包括违法违纪地为本地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方便条件,如2004年江苏省出现的“铁本事件”便是例证。一个只有3亿元资本金的民营小钢铁企业主,一下子要建投资100多亿元的年产800万吨以上的大型钢铁企业,不申报立项,不经环保部门审核,违规侵占农地2000多亩,没有当地政府大力帮忙,是不可想像的事。再有,本地企业因经营不善面临破产或债务缠身时,地方政府又会站出来,充当保护伞,向中央政府求情,向中央部门要钱或请求贷款解救,相当于为企业负无限责任。这是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是政府职能的严重错位,也是企业尚未成为真正市场主体的表现。

  为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不但要政企分开,还要政资分开,即实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能分开。政府对国有独资和控股、参股企业的国有资产履行出资人职能时,只是当老板、股东,不能当婆婆,不能扮演董事会和经理层的角色,否则就成为老板加婆婆,仍然是政企不分。

  可见,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首先要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政府主要履行公共管理职能。应当看到,这方面的问题还未解决,仍要继续深化改革,逐步到位。

  三、国家宏观调控主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现代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放任由市场机制调节的,而是有国家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这样。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这是对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宏观调控丰富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世界上许多市场经济国家,都把上述四个方面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中外的实践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很好地处理增长与稳定的关系,既要促进经济增长,又要保持经济稳定。从长远看,在经济稳定中实现经济增长,是最可取的也是最快速的。不然,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经济稳定,不在稳定中求增长,就很容易出现大起大落,而大起大落必然带来生产力的浪费和损失。这样一来,走了弯路反而慢了。在前面四大目标中,头一个是促进经济增长,后面三个是保持经济稳定的内容。因此,可以把国家宏观调控概括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要点在于,在经济稳定条件下,市场信号比较稳定、准确,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可以较好地发挥,从而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实现较快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搞好宏观调控,就要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验的重要总结。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以人为本,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的实质是协调,五个统筹的实质是做到五个协调发展。做到五个统筹,就既能有效地保持经济稳定,又能不失时机地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主要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这同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主要运用行政手段调节社会经济活动有根本区别。具体来说,就是主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经济过热或出现过热倾向时,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反,在经济过冷或出现通货紧缩时,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目的都是保持经济的稳定,努力熨平经济波动的波幅,防止大起大落。有时人们把这种操作称之为反周期措施,旨在使经济上升时不要升得太高,力求上升时期延长一些;经济萧条时不要降得太多,延续时间不要太长。因此,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及实施从松或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都是为的实现短期(一般一二年)的经济平衡,而不能将其长期化。据此,如果将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长期化,似与市场经济下宏观调控的功能不太一致。与此相联系,我们似乎也不应将扩大内需作为一项长期的方针。在发生通货膨胀或存在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时,我们能否笼统地谈扩大内需,这是值得研究的。比如,2004年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而对投资需求则不但不能扩大,相反的要加以限制,因为从2003年起,我国投资总的已经过热。

  在我国,产业政策也常常作为进行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政策来运用。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在经济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过去,由于政府制定和实施的产业政策在实践中基本上不起作用,甚至政府鼓励的产业往往发展不起来,限制的产业则发展得很红火,因而不少人怀疑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考虑到中国拥有强大的国有经济和数额超过年GDP的国有资产,政府的经济职能一直较强,政府常用产业政策来调整产业结构,所以宏观调控除了主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外,还可运用产业政策,以改善产业结构,加强薄弱环节,约束某些产业的过度扩张。至于政府的产业政策是否有效,主要看政策的制定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是否符合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是否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平稳和较快发展。

  四、科学评价市场经济活动效果,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学评价市场经济活动效果,难点不在企业,而在于政府,特别是如何评价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政绩。

  过去,人们一般用GDP及其增长速度作为评价政府绩效的主要标准,年年评比排座。GDP增长率高的,政绩就优;GDP增长率低的,政绩就差。结果各地竞相攀比,全力以赴争取GDP的快速增长,而且都想争第一,你快了我要比你更快。因此人们形容这些地方政府是GDP政府。但是,多年的实践,特别是近几年的实践表明,这样做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把GDP增速作为评价政府政绩的唯一或主要指标,必然忽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造成经济发展腿长社会发展腿短的不协调局面。邓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发展既包括经济的发展,也包括社会的发展,即包括科技、教育、环保、文化、医疗、卫生、健身、旅游、休闲、娱乐等事业的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最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既要求经济发展,使社会物质财富越来越多,也要求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使人民有接受良好教育、医疗、保健的条件,生活环境优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做到这一点,只有经济发展、GDP增长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社会事业的发展。所以,看一个地方政府的政绩,不能只看GDP增长。

  第二,把GDP增速作为评价政府政绩的唯一或最主要指标,还会助长政府的短期行为,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为经济的增长、GDP的增长,可以采取有水快流的办法,即用粗放外延扩张的形式,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破坏生态环境,在一个短时间内实现高速增长。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资源相对不足,生态脆弱,环境污染严重的国家来说,显然是不可取的,也是难以为继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报载,建国5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也增长了40多倍。去年我国消耗的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约合50亿吨,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和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呵见,对我国来说,急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能只看GDP增长,还要看GDP增长后面付出了哪些代价。近来,有少学者建议改用绿色GDP作为评价经济发展的指标,即从GDP增长中扣除为此付出的自然与环境的成本(比如1973年日本政府规定空气、水、垃圾等环境污染的可允许标准,超过污染标准的,必须将其改善经费作为成本从GDP中扣除,按此方法,当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就不再是8.5%,而是5.8%),这是值得大家重视和进一步研究的。

  第三,把GDP增速作为评价政府政绩的唯一或最主要指标,还会促使有的政府官员造假。过去流行“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说法,指的主要是官员造假虚报GDP数字,夸大成绩,然后骗得升官。有的地方官员不是根据实际数字,而是先探听周围地区的GDP数字,然后指示统计部门报高于其他地区的GDP增长数字,以显示自己政绩比别人高出一筹。而GDP数字造假,老百姓一般是难以监督的。

  为了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就全国或一个地区来说,首先是逐步改GDP增长单一指标为多方面指标,比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了社会、环境、经济、制度四个方面的指标。我们可以借鉴。其次是将GDP指标逐步发展为绿色GDP指标。再有就是加强对统计数字的核实,严肃查处作假者,增强统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可见,寻找正确评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效果的指标体系,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依法规范市场经济活动,保障市场经济健康运行

  现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中外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只有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才能比较有效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减轻因其自发调节带来的种种消极作用。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实行公平竞争,以提高效率。这就必须对如何竞争进行规范,形成有效的竞争规则或游戏规则。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才能保证其健康发展。

  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略。这是我国从人治转为法治的重大转变。与此相适应,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个法律体系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为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经济基础服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即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着眼于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加强经济立法。主要包括:完善市场主体和中介组织法律制度,使各类市场主体真正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完善产权法律制度,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保护各类产权权益。完善市场交易法律制度,保障合同自由和交易安全,维护公平竞争。完善预算、税收、金融和投资等法律法规,规范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劳动者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完善社会领域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按照法治经济的要求,一方面,微观经济行为主体,主要是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依法处理企业内部关系特别是要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遵守环保、安全、契约等法规。同时,要依法保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和各项权益,保护企业法人财产权等等。另一方面,要求政府是法治政府。政府对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要依法管理,不能随便发号施令。国务院于2004年初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中国将通过十年左右的不懈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第一,实现政企分开。第二,提出法律议案、地方性法规草案。第三,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第四,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基本形成。第五,形成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第六,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并与行政权力的主体利益彻底脱钩。第七,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可见,今后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要依法进行,不能再像过去计划经济时期那样,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发布指令。既然政企分开,政府的经济调节就是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实施恰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采用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杠杆来进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正确界定政策、市场和企业的关系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凡是靠市场能解决而又有效率的,政府都不要去管。凡是公民、企业、社会组织包括中介组织等能够自主有效解决的,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政府也不要去管。政府主要从事公共管理。政府在使用纳税人交纳的钱财时,要节俭、高效、清廉。政府官员要懂得,不仅权力是人民给的,政府的收入也是人民交纳的,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的官员提出,要做到政府给老百姓的,多于从老百姓取来的,这是不可能的。政府的钱都是纳税人交的,老百姓交纳的,能够将钱用之于民就不错了。政府不是财富创造的主体,政府能做到消耗少一点,为人民服务的事多办一点就不错了。所有这些,都要用法律法规确定下来,成为大家的共识和行为准则。

  此外,必须公平执法。无法可依不行,有法不依不行,执法不严、不公也不行。如果不能公正执法,再好的法律也用处不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不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因此,必须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形成良好的司法环境。在这方面,除了进行宣传教育等外,政府领导干部要带头执法,严格执法,真正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二、歌曲专辑名:

  专 辑:新世纪

  歌 手:斯琴格日乐

  语 言:国语专辑1CD

  公 司:国际文化

  日 期:2000.10.00

  在20世纪的最后一个冬天,一个来自大草原的女孩以她不可拒绝的活力和激情扫荡了寒冬的气息,她就是正大国际2000年的主打歌手--斯琴格日乐。

  这张专辑的制作过程给我们最强烈的印象就是--斯琴格日乐是一个令人期待的悬念,每次提到她的名字,大家都唏嘘不已,但又很难说清楚她究竟好在哪里,结果是都有兴趣并且满腔热情地在里面压上属于自己的一注,使得专辑的制作过程比起以往尤其显得人气旺盛、充满激情。在这里最当一提的要数专辑的音乐制作人臧天朔和音乐录影带的导演郑浩,二位无论名气、人气、才气、资历,都为格日乐这样一位歌坛新人在起步之时,垫定了扎实的基础。

  01 新世纪

  02 山歌好比春江水

  03 幸福

  04 故乡

  05 离开

  06 别让我猜

  07 早已经习惯了

  08 飘

  09 Ah-Ha-Yi-Ya-Ha

  10 天亮了

  三、杏的优良品种之一,参看新世纪杏。

  四、音乐流派(NewAge)

  什么是New Age?

  newage又称“新世纪音乐”

  New Age是种宁静、安逸、闲息的音乐,纯音乐作品占的比重较多,有歌唱的占较少。 NEW AGE可以是纯Acoustic(即以传统自发声乐器演奏)的,也可以是很电子化的,重点是营造出大自然平静的气氛或宇宙浩瀚的感觉,洗涤听者的心灵,令人心平气和。

  New Age很多时与音乐治疗有关,不少New Age音乐说可以治病,也有不少与打坐冥想有关,这与 New Age思潮哲学有莫大关系。 New Age音乐通常被目为颇为中产阶级的音乐,WINDHAM HILL是最具代表性的New Age唱片公司。

  New Age代表乐手有 Enya,George Winston, William Ackerman, Yanni, Kitaro等等。

  一般认为新世纪音乐(New Age Music) 于70年代兴起,至80年代中逐渐成熟。1973年,一群多半是素昧平生的音乐工作者,因在旧山举办的The San Francisco Festival in Honor of Comet Kohoutek而得以交流。这次音乐节让音乐工作者,如Joel Andres、 Steven Halpem 等人发现即使他们从前末曾交流及合作,但大家的音乐创却有许多共通之处。他们的音乐同时是以冥想与心灵层面为出发点而创作,由于这种音乐风格跳脱过去人类所有的音乐型态,于是人们将这种音乐定名为「新世纪」。

  早在六十年代末期,当“电子音响”被更多的音乐家认同并使用时,new age音乐就已具备了它发展的基础。而今天,这种音乐形式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喜爱。它以一种迅速而不可阻挡的势头,发展成为今天更具多元化的风貌。New Age,的含义也不仅只是界定乐风的名词,而成为 一种新兴艺术的代名词,它意味着对传统审美观念的一次温柔而彻底的反叛。

  New Age 早期的音乐形态是以环境音乐 (Ambient Music) 为基础演变而成。也有人称环境音乐为自然音乐、绿色音乐等。New Age Music录制过程大多以自然声响及旋律构成,其音乐形态受风行於70年代後期的Fusion (融合音乐,即爵士乐和摇滚乐结合的风格) 乐风所影响,因此New Age Music会如Fusion Music一样,在音乐当中加进了电子合成音效,如使用回音、电子乐的回响(Reverb)以及其他利用空间创造出的声音技巧,营造极其优美的曲风,模拟幻化的空间质感。

  New age 音乐的曲调大多平缓,简朴。旋律与流行音乐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即兴的味道很浓。没有固定的曲式,没有起承转合,没有展开与对比,传统音乐中所有的清晰的结构层次,在这里被平铺直叙和不断的反复代

  替。旋律就象是风在流动,不知道会在何时开始,也不知道会在何时结束,始终很飘忽,没有固定的模式。

  New age 音乐的表现主题总是神秘的大自然,遥远的古代,纯朴素雅的民谣等,所以它的音色总是喜欢用一些东方的古老乐器,或是电声乐器上的新音色,喜欢用透明的,神秘的,陌生的,缥缈的,充满朦胧气氛的音色。New age 音乐的艺术家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使听众处于一种梦幻中,籍以延长审美知觉的过程。也是这种音色,使得new age 音乐总是给大家留下无限想象空间。

  80年代之后, 许多年轻乐手 (摇滚派/融合派) 放弃了电子音乐的华而不实,重投Acoustic (即以传统自发声乐器演奏)。人们开始放弃了物质世界的追求,投向追求理性自然的生活,追寻心灵的满足。因此80年代中期,以寻求心灵与自然满足的New Age Music发展已经逐渐成熟, 不仅延续修身的冥想,并且不断加入重视环保、阐扬人文思想、关怀世界的理念,因而奠定它自成一派的宽大视野。

  New age 音乐以它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吸引了如此众多的听众,一点也不为怪,只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压力重重,繁杂喧嚣的世界,都需要在这种平静的,不断反复的音乐中调整自己的心态,来忘却生活中的烦恼,达到超脱的作用。New age 音乐的美学特征(不渲染,不明确,不激动,一切以自然的流露为至高境界)正符合现代人这种的心理需要。也可以说,new age 音乐是使人心绪宁静的镇静剂 。

  1994年来自德国「谜」(Enigma)乐团推出了一张充满新世纪色彩的葛利果宗教音乐,在全球创下千万张的销售量,奠定 New Age 的地位,和古典乐、流行乐鼎足而立於吒当今乐坛。在当时,可谓音乐界最大的震撼,音乐界人士都认为新世纪音乐的时代终於来临了。

字义分解

读音:xīn

[xīn]

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新生。新鲜。新奇。新贵。新绿。新星。新秀。新闻。新陈代谢。 ◎ 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改过自新。推陈出新。 ◎ 不久以前,刚才:新近。 ◎ 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新时代。新社会。新观念。新思维。 ◎ 称结婚时的人或物:新娘。新郎。新房。 ◎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 姓。

读音:shì

[shì]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世代(a.很多年代;b.好几辈子)。世纪(指一百年)。流芳百世。 ◎ 一辈一辈相传的:世袭。世家(a.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b.《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世上。世俗(a.流俗;b.非宗教的)。世故(a.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b.处世经验)。世态炎凉。 ◎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世界。举世瞩目。公之于世。 ◎ 姓。

读音:jì,jǐ

[jì,jǐ]

记载:纪年。纪元。纪行(xíng)。纪实。纪念。纪传(zhuàn )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纪事本末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重要事件为纲,将一段历史完整地记载下来)。 ◎ 记年代的方式:一纪(古代指十二年)。世纪(一百年)。 ◎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级,纪以下为“世”,纪以上为“代”。 ◎ 法度:纪律。违法乱纪。 ◎ 散丝的头绪:丝缕有纪。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