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赵世卿传》:“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有事则议全汤之策。”
桑土之防 ,桑土绸缪
成语解释:比喻勤于经营谋划,防患未然。常用程度:生僻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成语结构:偏正式产生年代:古代
读音:sāng
[sāng]
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桑葚。桑农。桑梓(喻乡里,故乡)。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桑榆暮景。 ◎ 姓。
读音:tǔ
[tǔ]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土壤。黄土。 ◎ 疆域:国土。领土。 ◎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土。 ◎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 不合潮流:土气。 ◎ 未熬制的鸦片:烟土。 ◎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土族。 ◎ 姓。
读音:zhī
[zhī]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móu
[móu]
计划,计策,主意:计谋。出谋划策。 ◎ 设法寻求:谋求。图谋。谋面。谋篇。谋生。谋幸福。 ◎ 商议:谋议。谋划。不谋而合。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