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樊哙冠

基本解释

古冠名。殿门司马卫士所戴。相传 鸿门 宴上, 项羽 欲杀 刘邦 , 汉 将 樊哙 闻事急,乃裂裳裹盾为冠,闯入 羽 营,责 羽 背信, 刘邦 乘间脱走。后人壮 哙 意,摹其裹盾的冠状制冠,因名“樊噲冠”。参阅《后汉书·舆服志》、《隋书·礼仪志六》。

字义分解

读音:fán

[fán]

笼子:樊笼(关鸟兽的笼子,喻不自由的境地)。 ◎ 篱笆:樊篱(喻对事物的限制)。 ◎ 纷杂的样子:“樊然淆乱”。 ◎ 姓

读音:kuài

[kuài]

咽下去。 ◎ 喙,鸟兽嘴。 ◎ 古同“快”,畅快。

读音:guàn,guān

[guàn,guān]

帽子:衣冠。冠戴。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冠子。鸡冠。树冠。冠状动脉。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