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白头海雕又名美洲雕,亦有称之为秃鹰。其实,秃鹰的叫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它全身羽毛丰满,无秃可言。海雕便是鸟纲、鹰科下的一个属。白头海雕为北美洲所特有,是一种大型猛禽,一只完全成熟的海雕,体长可达1米,翼展2米多长。成年鸟的眼、嘴和脚为淡黄色,头、颈和尾部的羽毛为白色,身体其他部位的羽毛为暗褐色,十分雄壮美丽。它的体重大约5公斤~10公斤,平均寿命15年~20年。白头海雕的大小随着年龄、性别和生活区域的不同而变化。未成年的雕往往比成年雕个头还大,这是因为年轻的雕会有较长的尾羽和翅羽,尽管有这些较长的羽毛,未成年的雕体重却不及成年雕。
详细解释
身体构造
和大部分食肉猛禽一样,雌雕比雄雕个头要大,其中的原因
有许多种可能。有些生物学家认为,雌雕的大个头能让它们更好地守护自己的巢、蛋和小雕。个头较小的雄雕翱翔起来更为轻松,因此它们更能守护好自己的地盘。雌白头海雕的翼展长达2.3米,雄白头海雕的翼展却仅有1.8米。
视觉是白头海雕最重要的一种感觉。鸟类的色觉是所有动物中最好的,白头海雕视觉的清晰度,或者叫明晰度,超乎寻常,甚至比它的色觉还要好。雕视觉要比人类清楚三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那些眼光敏锐的人称为“锐利如鹰”。白头海雕良好的视觉使它们能够更容易瞧见猎物的藏身处。有些东西在我们看来不过是一团米色的皮毛,而一只白头海雕却能清清楚楚地辨出那是五只颜色各异的松鼠。白头海雕卓越的视觉部分地要归功于它那双大的眼睛。白头雕的眼睛太大了,眼部肌肉几乎没有多少可以活动的空间,因此它的眼睛没有转来转去。为了弥补这个缺憾,雕长了许多颈骨,颈部因而可以灵活地活动。雕能将头部转动270度——也就是四分之三个圆!像许多别的鸟类一样,白头海雕的双眼各长了一层特殊的眼睑,叫做瞬膜。这层眼睑能使眼睛保持湿润,能替眼睛射刺激。
白头海雕眉骨突起,使它们外表看来很是凶猛。这种突起和瞬膜一样,可以在烈日下遮护雕眼,还能为雕眼挡风蔽尘。白头海雕飞下来往树上栖息时,碰断的树枝树条也许会弹起来,突起的眉骨就能起到保护雕眼的作用。此外,突起的眉骨还能使雕眼免受挣扎中猎物的伤害。
白头海雕的足非常强壮,可以用来捕杀猎物。它们的足底粗糙
得像砂纸。这有助于让它们抓紧那些身体滑腻的猎物,例如鱼或蛇。相对于它们身体的大小而言,白头海雕的足也真是够大了——竟有15厘米之长!白头海雕有四个足趾,三个在前,一个在后。足趾顶端长有长而弯曲的爪。这些爪尖利如刀,是白头海雕最厉害的武器,它们甚至比这种肉食鸟那钩状的喙还要危险。其中最有力的是后足趾和后爪。当白头海雕捕获猎物时,它的后爪会深深地插入牺牲品的体内,往刺穿要害器官,比如心脏或肺部。白头海雕的后爪弧长可达7厘米—8厘米。
就像别的鸟类一样,白头海雕是没有牙齿的。它们必须把食物一块一块吞下去,用钩状的大喙将猎物撕成一口一口的碎块。即使雕爪未能彻底杀死猎物,那么来自雕喙的一记猛啄也足够结果它的性命了。
白头海雕有一副轻薄而中空的骨架,空隙中充满空气。雕骨中有许多是凝聚或连结在一起的,这就使得它们格外结实。这种骨架在它们飞翔的时候能够很好地托举它们。雕的骨架重量还不及其羽毛重量的一半。
覆盖于鸟身羽毛叫做羽衣,白头海雕有一身独特的羽衣。对一种靠飞翔生存的动物来说,让羽毛良好的状态是至关重要的。白头海雕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清洗保养自己的羽毛。即整理羽毛。
白头海雕尾部长有一个特殊的腺体。这个腺体在受压时会分泌出油状液体,雕把这种液体涂在羽毛上。这种油液能帮助羽毛防水保持羽毛的整齐。鸟一旦梳洗羽毛,就会使劲儿摇摇身子,抖落松动的羽毛,也令其他的羽毛各归其位。彻底整理一次羽毛要花很长时间。一只健康的成年白头海雕有7000多支羽毛。
栖息地及分布情况
白头海雕较喜欢栖息在海岸、河流、大湖泊附近,因为这些地方有
很多鱼类,对牠们来说是极丰富的食物资源。研究显示牠们较喜欢周长超於7英哩(11公里)的水源,而面积大於3.8平方英哩(10平方公里)的湖泊就最适合要繁殖的白头海雕。
白头海雕会在较老的松柏或硬木树栖息和筑巢。牠们会选择结构开放和方便捕猎的树木,但选择的树木的高度或种类并不及水源的重要,若环境许可的话,牠们宁可选择在水源附近的大树。 有一次,一只白头海雕被发现於爱尔兰共和国,显然牠是离开了白头海雕的分布地,流浪至此;这只白头海雕是由爱尔兰一个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发现的。
白头海雕在冬天时亦一定会留在数个越冬地。从11月到2月,一至二千只的白头海雕会前往卑诗省的斯挂密斯(Squamish)越冬,路程约相等於从温哥华到惠斯勒(Whistler)的那一段路的长度。牠们会沿着斯挂密斯河(Squamish River)和切卡穆斯河(Cheakamus River)飞行,因为那里有很多鲑鱼卵吸引着牠们。
行为
白头海雕是飞行的能手。牠们在滑翔和鼓翼时的飞行速度可达时速35
到44英哩(即时速56至70公里),若飞行时抓着鱼,其飞行速度仍可达时速30英哩(即时速48公里)。牠们并不常迁徙。若牠们的领地接近水源的话,牠们就不会迁徙,整年待在那里,但是如果牠们的领地不接近水源的话,牠们就会在踏入冬季时往南迁,或是往海岸的那一方迁徙,让自己在冬季期间仍可方便地觅食。白头海雕选择的迁徙路线要视乎该路线的暖流、上升气流(updraft)及食物资源是否有利。在迁徙期间,牠们会靠暖流往上攀升,而後往下滑翔,就这样使用暖流前进,而当遇上断崖和一些峭壁时则使用上升气流,掠过这些地带。一般而言,牠们会在日间进行迁徙,因为那时太阳才能造成暖流,帮助牠们飞行。
白头海雕一般只会吱吱嘎嘎地叫,而不会像电影中的鹰那般大声尖叫,因为很少鹰会像电影中那些鹰般大声尖叫,只有红尾鹰(Red-tailed Hawk)才会。
捕食猎物
白头海雕有两种觅食方法——自己搜寻,或者四处观望,瞧瞧
别的雕聚集在什么地方。当许多雕围着一块地方聚集盘旋,其他雕也就知道了,那地方能找到食物。远在64公里之外的头海雕便能看见盘旋的雕群。这样,白头海雕不用花费很多力气便能找到一顿美餐。偷吃别的雕的食物,这是很常见的。
具有捕杀动物用的利爪和撕裂动物用的钩嘴,是鸟类学家给猛禽下的惟一正确定义。白头海雕像其他大多数猛禽一样,是日间捕食性鸟类,常成对出猎,凭其异常敏锐的视力,即使在高空飞翔,亦能洞察地面、水中和树上的一切猎物。不过,白头海雕以鱼类为主食,所以常栖息于河流、湖泊或海洋的沿岸。在美国阿拉斯加州海纳斯附近的奇卡特河区域,每年11月的鲑鱼洄游鱼汛期间,在仅仅10多公里长的河岸,竟能吸引三四千只白头海雕,为旅游业带来一笔可观的经济效益。
产卵哺育
白头海雕为便于捕鱼,筑巢于河流、湖泊或海洋沿岸的大树上,
年复一年地使用和修建同一个巢。白头海雕为终生配偶制,雌雕每年产二卵,孵化期35天,小雕3个月后离巢独立生活。由于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使鸟产卵和孵化率下降,成年鸟的生存也受到威胁。
白头海雕彼此有多少交往要依一年中的不同时间而定。春季和夏季,成年雕忙于筑巢。这期间,准备繁殖配对的白头海雕会紧守着自己的地盘。它们很少和其他白头海雕接触,除非是为了赶走入侵者,年龄太小、还不能交配的雕在暖和的月份里则东寻西探,了解周围的环境,努力地生存下来。在冬季迁徙期间,白头海雕彼此会交往得多一些。一大群一大群的白头海雕常常会聚集在一个丰富的食物源周围。生物学家认为,这些冬季的聚居能为年轻的成年雕提供一个可能与配偶相遇的场所。
白头海雕在4到5岁时正式踏入性成熟的阶段。当他们的年龄已大到足可进行繁殖时侯,他们就会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他们会寻找配偶进行交配,但若夫妻其中一方死了或失踪了,另一方会再选一个新的配偶。若一对夫妻多次尝试进行繁殖,但都失败的话,他们就会决裂,各奔东西,另觅佳偶。白头海雕求爱时会不断呼叫对方,然後一起飞行。在空中飞行时,他们会俯冲、追逐和翻跟斗,在飞至高空时,雌雄二雕会把对方的爪子抓牢,自由的落下,在碰到地面之前才分开。
白头海雕的巢比全北美洲任何鸟类的巢都要来得大;它最长可逾8尺(2.4米),可重达907公斤。他们的巢是用树皮制成的,一般位於水源附近的大树上。在繁殖期间,他们不会把巢筑在树上,而是把巢筑在地上。白头海雕每年生产一到三颗蛋,但很少会三只小雕都懂得飞。雄性和雌性会轮流负责孵蛋,而当一方在孵蛋时,另一方则负责猎食及寻找更多筑巢的物料。白头海雕的蛋一般长约7.3公分,宽约5.5公分。
孵蛋一般需时约35天,雏鸟生出时已有约4星期大。牠们会在8到14星期大时才长出羽毛,确实时间要视乎牠们的性别、孵出的时间及身体的生长速度而定。白头海雕的蛋及雏鸟很可能会被喜鹊、鸥、渡鸦、乌鸦、黑熊和浣熊猎得。当遇上这些不速之客时,成年的白头海雕会奋不顾身的防护牠们的幼鸟。
数量下跌与复原
很多人认为,白头海雕曾在20世纪中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数量
急遽下跌,这都归因於人类对杀虫剂(即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的使用。即使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不会致命,但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会干预到白头海雕的新陈代谢,令牠们生下不正常的蛋:白头海雕会经过食物吸收到这种化学物质,当牠们生蛋时,蛋会因太脆弱,不能负荷成鸟的重量而碎裂。1989年,加拿大亦全面禁止使用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但在这以前的1970年代末,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早已受到限制。
美国渔业与野生动物局认为白头海雕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牠们的栖息地不断在减少,但1978年的报告Endangered Species Tech Bulleti'中指出,牠们更有可能是因为被非法猎杀而导致部分成年和非成年白头海雕死亡。美国国家野生动物基金会指出,部分白头海雕亦很可能会死於被猎杀、触到电线、在空中碰撞和进食有毒的鸭子。 在很多其他科学有关的文献中亦有举出更多可能令白头海雕数量下跌的原因,包括汽油、铅、水银、噪音和疾病等。虽然牠们的数量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曾严重下跌,但现时牠们的数量已回升,并得以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中的无危(Least Concern)物种列表。
白头海雕首次受到美国和加拿大於191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候鸟协定法案》(Migratory Bird Treaty Act)的的保护,并在後来延伸至整个北美洲,1940年,美国的《保护白头海雕法案》(The 1940 Bald Eagle Protection Act)保护了白头海雕和金鹰,禁止了所有对之进行的商业行动,亦全面禁止再杀害白头海雕和金鹰。1967年,美国公布把白头海雕列为濒危物种,并改变1940年设立的保护白头海雕法案的做法,加强了对商业行动的限制,增加了对违法者的罚款。
1995年7月12日,美国渔业与野生动物局正式把白头海雕从濒临物种列表中移除,并把白头海雕的状况从反「濒危」改为「受威胁」。1999年7月6日的一份方案中提出「To Remove the Bald Eagle in the Lower 48 States From the List of Endangered and Threatened Wildlif'」。现在我们可以在美国和加拿大以外的地区找到白头海雕的踪影,就仅是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就有现存七万只白头海雕中的一半。
美国国鸟
白头海雕是美国的国鸟,牠是美国其中一个象徵,很多徽章上都有牠的
肖像,美国总统纹章(Seal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就是一个好例子。
1782年6月20日,大陆会议(Continental Congress)获许可采用部分为美国设计的国徽,包括:一只白头海雕正在抓住箭和用牠的爪抓住橄榄树枝的国徽。
1784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之後,班杰明·富兰克林在巴黎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女儿。在此信中,班杰明·富兰克林极力反对用白头海雕作为美国国徽,认为牠的品德及性格很坏,并把牠形容为一种「很懒惰且胆小」的动物,更推荐火鸡成为美国国徽。尽管班杰明·富兰克林反对用白头海雕作为美国国徽,但白头海雕仍然在美国国徽列表中。现在,我们还可以在美国国徽和几种美国硬币的背面(包括25美分硬币)找到白头海雕的肖像。在1916年到1945年之间,美国总统旗(Presidential Flag)中的白头海雕是朝着左方的。在世界和平时美国国徽中的白头海雕会被改成脸向着橄榄树枝,有战事时美国国徽中的白头海雕则会被改成面向箭枝。
与美洲土著文化
在一些北美洲人的文化中,白头海雕是一种神圣的鸟,牠们的羽毛像金
鹰一样,在美洲土着的很多宗教和习俗中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这些美洲土着认为白头海雕是神和人之间传递信息的使者。在美洲原住民的印第安歌舞庆典(Pow wow)中舞者都是用白头海雕的爪子作为他们标志的一部分。通常在传统庆典中,人们都会用白头海雕的羽毛来作王位的标志、扇子、腰垫和头饰。拉科塔族的印第安人会把白头海雕的羽毛赐给完成任务的人作为奖赏。现在,白头海雕的羽毛可用於其他大场面中,就像是大学毕业典礼那般,就很可能会用得上白头海雕的羽毛。此外,拉科塔还会在Sun Dance上用白头海雕骨头制成的笛子奏乐。对波尼族印第安人来说,白头海雕象徵着繁殖力,因为牠们的鸟窝建在高处,且牠们在受到攻击时会奋不顾身的保护牠们的幼鸟。另外,瓜基乌图族印地安人会用白头海雕来欢迎重要的客人。
在海雕羽毛律法(eagle feather law)中列明,只有个别获得许可的美洲原住民才可以取得海雕或金鹰的羽毛,且仅可用於宗教用途上。
种群现状
白头鹰在1782年被定为美国国鸟的时候,美国本土除了阿拉斯加州以外,一共大约有10万只白头鹰。但是美国建国后持续不断的国土开发,使白头鹰的栖息地迅速减少,过分捕猎更导致白头鹰数量进一步下降。194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白头鹰和金雕保护法案,禁止捕杀和买卖白头鹰,并在民间加强了保护白头鹰的宣传。这项法律颁布后,白头鹰的数量在40年代初在很多州都有所回升。
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在农业生产中开始大量使用DDT和PCB等农药。这些农药通过食物链进入白头鹰的体内,使白头鹰的蛋壳变软,因此无法孵出小鹰。另外,人类活动造成的白头鹰栖息地缺失更加重了对白头鹰的威胁。到了1963年的时候,美国大陆地区仅剩下417对筑巢的白头鹰。
1973年,在美国国会通过滨临灭绝物种法案之后,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局在美国大陆48个州中的43个州把白头鹰列为滨临灭绝物种,而在其他5个情况好一些的州,白头鹰被列为滨临威胁的物种。霍夫曼女士说,二者在定义上有所区别:“滨临灭绝物种,顾名思义,就是那些有可能灭绝的物种;而滨临威胁的物种则是处在边缘状态,有可能成为滨临灭绝物种的物种。听起来很简单,但法律就是这样划分的。”
自从7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和有关机构采取了包括人工繁殖、保护栖息地、帮助人工繁殖的白头鹰回归自然、加强执法力度、加强民间宣传等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995年,白头鹰在43个州的“滨临灭绝物种”定级全部被改为程度较轻的“滨临威胁物种”。到了2003年,美国大陆地区的白头鹰数量已经达到7600多对--比1963年的时候增长了近20倍。
保护级别
178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克拉克和美国国会通过决议立法,选定白头海雕为美国国鸟。今天,无论是美国的国徽,还是美国军队的军服上,都描绘着一只白头海雕,它一只脚抓着橄榄枝,另一只脚抓着箭,象征着和平与强大武力。鉴于白头海雕身价不凡,作为美国国鸟,受到了法律保护。1982年里根总统宣布每年的6月20日为白头海雕日,藉以唤起全国民众的关注,这足以说明其重视程度了。
1973年,在美国国会通过濒临灭绝物种法案之后,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局在美国大陆48个州中的43个州把白头鹰列为濒临灭绝物种,而在其他5个情况好一些的州,白头鹰被列为濒临威胁的物种。霍夫曼女士说,二者在定义上有所区别:“濒临灭绝物种,顾名思义,就是那些有可能灭绝的物种;而濒临威胁的物种则是处在边缘状态,有可能成为濒临灭绝物种的物种。听起来很简单,但法律就是这样划分的。”
自从7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和有关机构采取了包括人工繁殖、保护栖息地、帮助人工繁殖的白头鹰回归自然、加强执法力度、加强民间宣传等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995年,白头鹰在43个州的“濒临灭绝物种”定级全部被改为程度较轻的“濒临威胁物种”。到了2003年,美国大陆地区的白头鹰数量已经达到7600多对--比1963年的时候增长了近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