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既有社会心理结构和文化心态的原因,更可从“识心见性”、“见性成佛”的禅宗真义和诗歌的禅宗意象中得到释解。
2、故佛教人“见性”,儒教人“养性”,道教人“炼性”,耶教人“移性”,回教人“定性",就是要我们去习性、除禀性,方可圆满天性。
3、王玉良承袭展开的文脉之中,有老庄的豁达,也有佛教禅宗“即心是佛”、“见性成佛”的影子。
4、诸同道可自行体悟,已有自发动经历者,体会余之教当有所收获,如再得吾之八脉神修金丹诀,则更能顺水行舟,早登明心见性之阶梯。
5、虽然驻颜益寿百病不生,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
6、所谓“见性成佛,直至人心”,也就是这个道理,心里面怎么想,就直接表露出来。
7、洞真,通玄达妙,明心见性;洞玄,穷极变化,通天彻地;洞神,普度众生,功德入圣。
8、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9、我们东方人,讲求明心见性,东方人心明,油灯自亮。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专门看重表面功夫。辜鸿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