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CAVOK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
a、能见度大于或等于 10 公里;
b、1500米(5000英尺)或最高的最低(飞行)扇区高度(两者取其大)以下无云,并且没有积雨云;
c、没有对航空有重要影响的天气。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气压与高度和飞行高度层的关系。
答案:
航空器表示高度时,应当使用修正海平面气压作为高度表拨正值;表示飞行高度层时,应当使用标准大气压作为高度表拨正值。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水平能见度按哪几种分段编报?各分段增量分别为多少?
答案:
当能见度小于 800 米时,能见度必须以 50 米为一级来表示;当能见度大于等于 800 米,但小于 5 公里时,则以 100 米为一级;大于 5 公里但小于 10 公里时,则以 1 公里为一级;当能见度大于等于 10 公里时,必须报 10 公里。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在航路飞行阶段,航空器为什么要统一使用标准大气压(QNE)作为高度表修正值?
答案:
在航路飞行阶段,由于不同区域的修正海平面气压(QNH)不同,如果仍然使用QNH作为高度表拨正值, 航空器在经过不同区域时需要频繁调整 QNH,并且难以确定航空器之间的垂直间隔。若统一使用标准大气压(QNE)作为高度表修正值,则可以简化飞行程序,易于保证航空器之间的安全间隔。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I 类、 II 类精密进近的决断高和能见度(或跑道视程)分别是多少米?
答案:
I类精密进近的决断高不低于60米,能见度不小于800米或RVR不小于550米;Ⅱ类精密进近的决断高低于60米,但不低于30米,RVR不小于350米。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决断高度(DA)或决断高(DH)
答案:
在精密进近中规定的一个高度或高,如果在此高度或高上不能建立继续进近着陆所需的目视参考,则必须开始复飞。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非精密进近和精密进近的最低标准分别由哪些因素决定?
答案:
非精密进近的最低标准是由最低下降高度(MDA) /高(MDH) 、能见度(VIS)决定;Ⅰ类精密进近的最低标准应当包括决断高度/高(DA/DH)、跑道视程(RVR)或者能见度。在装有RVR的跑道,精密进近最低标准用决断高度/高(DA/DH) 、跑道视程(RVR)表示。
解析:
暂无解析
1、【题目】简述气温对航空器滑跑距离和载重的影响?
答案:
航空器起飞与着陆的滑跑距离和载重与气温的高低有关。 当气温低时, 空气密度大,升力就大,航空器在一定长度跑道上滑跑距离可以缩短或多载重;反之,气温高,密度小,阻力亦小, 为了使在固定长跑道上航空器离开地面, 滑跑距离要增长, 载重量相应地要减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