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庄子的回答是“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2、“此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于己有为?”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
3、人生最高境界是“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4、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5、藤以不材自喜,它要做一个山野流浪汉,东奔西走,居无定所,就这么办了。
6、当然作为一名职业书法篆刻家,他有自己的研究领域,有着他自己的“不材老雕虫”、“卑以自牧”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