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壮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有着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内容。壮医药不仅在历史上为本民族的健康繁衍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至今仍是广大壮族地区群众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是壮族地区重要的医药卫生资源。经过广大壮医药工作者长期的不懈努力,壮医药在理论研究、诊疗方法以及壮药的发掘整理及应用推广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详细解释
历史沿革
壮医药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壮族先民在长期的劳动及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药物的性质和作用,并掌握简单的治病方法。先秦时期,陶针、角疗、骨刮等治疗技术已经开始 运用。进入唐宋以后,随着壮汉文化的交流,壮医药吸收中医药的部分理论和方法等,得到迅速发展,壮药使用品种范围扩大,用药经验日益丰富,诊疗技术进一步提高,为壮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壮医药的研究起初主要由个人撰写论文和医著,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983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和科技厅将壮医药研究列为重点项目,对壮医药的研究、发掘与整理有计划有规模地逐渐开展起来。研究人员从文献收集、文物考察和实地调查等多方面对壮医药的历史与现状进行研究,包括民间壮医的登记,验方、秘方与单方的收集整理,历史文物的搜寻,壮医药理论与医疗技术的总结等等, 经过近20年的努力,在古医籍的发掘整理,理论的探讨,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的研究等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壮医药专著相继出版,发表论文数百篇,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多项,丰富而零散的壮医药经验得到了理论上的总结,壮医药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壮医药教育也开始走进中等、高等医学院校。随着21世纪的到来,壮医药的研究更加受到重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已着手组织人员,对壮医药的理论与临床体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努力使壮医药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并得到更大的发展。
壮医专著
黄汉儒主编的《壮族医学史》填补了壮医史研究的空白,《中国壮医学》奠定了壮医学的理论基础;黄瑾明主编的《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药线点灸临床治验录》是全国最早的壮医教材;朱华等人编著、王乃平主审的《中国壮药原色图谱》、《常用壮药生药学质量标准研究》、《中国壮药志》(第一卷)首次提出了壮药范畴和壮药生药质量标准体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