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幡眊 ”。旌旗的羽毛饰。也指饰有羽毛的旗幡。《西京杂记》卷一:“每好风日,幡眊光影,照耀一殿,铃镊之声,惊动左右。”《西京杂记》卷六:“戈船上建戈矛,四角悉垂幡毦,旍葆、麾盖,照灼涯涘。”《梁书·陆襄传》:“郡民 鲜于琛 服食脩道法,尝入山採药,拾得五色幡眊。”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幡旄晨隐隐,铃镊夜将将。”
读音:fān
[fān]
〔幡然〕同“翻然”。 ◎ 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
读音:máo,mào
[máo,mào]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