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因小失大 ,贪小失大
乞浆得酒 ,利市之倍 ,得失相当
The loss outweighs the gain.
成语解释: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成语举例:饶鸿生在精养轩虽化了几十块冤枉钱,在后乐园倒明白了一桩古典,不能说得不偿失了。(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贬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成语结构:主谓式产生年代:古代成语正音:得,不能读作“děi”;偿,不能读作“shǎnɡ”。成语谜面:明珠弹雀歇后语:八五炮打蚊子;捉了虱子跑了牛;偷鸡没成丢把米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占据江东六郡,他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就召集群臣商议攻打夷州和琼崖有关事宜,大臣们均赞同出兵,只有右都护陆逊不赞同,他认为当前应该休养生息增强实力。孙权没采纳他的意见就出兵取胜,但整体上得不偿失。
读音:de,dé,děi
[de,dé,děi]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得 de ㄉㄜ ◎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读音:bù
[bù]
副词。 ◎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cháng
[cháng]
归还,补还:偿还。偿命。偿债。赔偿。得不偿失。 ◎ 满足:如愿以偿。
读音:shī
[shī]
丢:遗失。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流离失所。 ◎ 违背:失约。失信。 ◎ 找不着:迷失方向。 ◎ 没有掌握住:失言。失职。失调(tiáo )。 ◎ 没有达到:失望。失意。 ◎ 错误:失误。失策。过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改变常态:惊慌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