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尤以金文、行草、小楷见长;他研习古文字,成绩卓越,涉足甲骨、金文、战国文字研究,其中对古文字形体讹变的研究,被誉为“古文字研究中的一项新成就”。
2、据说日本自战国时期以来,连年征战,青壮男性大量减少,民族濒临绝种威胁。
3、战国时期发明了以天然磁石制作的指南仪器“司南”。
4、“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如战国时纵横家苏秦说秦不成的狼狈窘相。
5、李斯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划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比划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
6、伙计,再换朝代也是中国吧?难道春秋战国那些人不知咱们的祖先?不可欺师灭祖啊,要天打雷轰的。
7、出土的云梦秦简保存了战国时秦国法律的许多内容。
8、同时,考证出中国的战国时代已食用豆豉,西汉时代已食用豆腐。
9、这个可以从战国楚国诗人屈原《天问》中找到印证,里面有“一蛇吞象,厥大何如”一语。
10、战国时魏国西门豹奉王命治邺,在“河伯娶亲”。
11、开县余家坝墓地是长江三峡地区一处极为重要的战国时期巴人墓地。
12、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宋治民说,大坪子墓地出土文物中包括蒜头壶和扁壶,都是战国时秦的器物,随着秦统一的步伐被带到各地。
13、“将相和”:战国时期,赵国发现了一块美玉“和氏璧”,秦王假意以十五个城池,来换取这块宝玉。
14、《六韬》又称《太公兵法》,相传为西周姜尚所著,据考为后人伪托,成书在先秦或者汉初,至今尚无定论;《吴子》是战国名将吴起的兵法,略为可信。
15、战国末年,亡魂村出了第一个有出息的人——武功盖世、天下无敌的一刀切。
16、这个战国七雄一开始还不是就这七个国家,当时一共二十多个国家都觊觎霸主地位,历经战火洗礼,这前二十强大浪淘沙的一番海选PK之后,基本上就剩下燕、齐、楚、秦,赵、魏、韩,七位选手继续死磕了。
17、马陵之战是战国中期齐、魏两大国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孙膑以"减灶之计"大败庞涓,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18、秦始皇废封建为郡县,沿袭春秋战国旧县名置武垣县,这就是河间县的前身。
19、大家想一想,战国以来,天下“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秦、楚两国在政治上的矛盾激烈而不可化解。
20、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
21、临水悬崖绝壁上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岩洞,里面有一百多座25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岩墓悬棺,其葬位高度为20至50米。
22、目前上海博物馆馆藏战国楚竹书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相关的研究文章纷纭而至。
23、看春秋战国故事,那一套繁琐的盟誓仪式,将虔诚用尽,把人累坏,往往口血未干,才拜过把子,便兵戎相见。
24、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
25、失去叁联商社控股权的叁联集团重起炉灶,对战国美电器。
26、从异体字不同的声符入手来研究战国古音,也是比较值得肯定的办法。
27、根据车马坑形制及木车结构特征推测,该坑年代为战国早、中期。
28、因此,春秋战国时期,既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也是礼乐文明的奥旨得以充分阐扬的时代。
29、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天下四分五裂。
30、东周列国,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后秦一统天下仅二世而灭,汉有七王混战之乱,唐有兵发长安之险。
31、器型规整,玉质莹润呈青碧色,饰纹紧凑匀称,线条流畅,做工精致,为我们研究战国时期琢玉工艺提供了实物资料。
32、企业管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剧烈变动,政治上的动荡纷争进而导致思想上的百家争鸣,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诸子百家蜂起立说,形成中国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文化景观。
33、“德”观念走出天命神意的迷雾是西周时代的事情,然而将它深入到人的心灵的层面则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的贡献。
34、其中郭店简本所表现的是战国前期最原始的儒家政治理想。
35、战国时代各国君主求才若渴,一遇贤才,必是分庭抗礼,倍加礼遇。
36、当庞涓不曾败在孙膑手下,当桂陵、马陵之战胜负反转过后,战国的形势又有怎样的改变呢?魏国还能在庞涓手中继续争霸中原吗?
37、本文以战国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为语料,来考察战国时期第二人称代词在称数和句法功能方面呈现的面貌。
38、咱们也别从太远的朝代开始用了,家里如有老人,可以问问,兴许他们就能知道,那就从春秋战国开始用吧,估计够我写一千章了,这是古今通用,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