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袖而去。”
扬长而去
leave with a flick of one's sleeve; leave in anger
成语解释: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成语举例:我是愿意人对我反抗,不合则拂袖而去。(鲁迅《两地书 一三五》)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用于书面语成语结构:偏正式产生年代:古代成语正音:拂,不能读作“fó”。成语辨形:袖,不能写作“柚”。
读音:fú
[fú]
拭,掸去:拂拭。拂尘。 ◎ 轻轻擦过:拂晓。春风拂面。微风拂煦。 ◎ 甩动,抖动:拂袖而去。 ◎ 违背,不顺:忠言拂耳。拂逆。
读音:xiù
[xiù]
衣服套在胳膊上的部分:袖子。套袖。袖标。 ◎ 藏在袖子里:袖藏。袖手旁观。袖刃(袖藏利刃)。
读音:ér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qù
[qù]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去处。去路。去国。 ◎ 距离,差别:相去不远。 ◎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去年。去冬今春。 ◎ 除掉,减掉:去掉。去皮。去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去男主角。 ◎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去。进去。 ◎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去。 ◎ 汉语四声之一:去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