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拇指经济是指与手机短信业务相关得经济形势,用手指熟练操作手机写短信的人被称为“拇指一族”。随着移动通信业务发展,由手机短信构成的产业和市场,被称为“拇指经济”。
详细解释
概述
据有关部门统计,从2005年大年三十(2月8日)到正月初七,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110亿条,市场收入11亿元。信息产业部的数据显示,2005年第一季度短信发送量达902亿条。小短信无疑是大市场。短信经济使手机用户满意的同时,也使移动运营商、门户网站获得丰厚利润,让固定通信运营商、增值电信运营商发现了经济增长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媒介不断进行着技术的革新,新的媒体不断涌现。继第四媒体——网络出现之后,第五媒体——手机短信又开始粉墨登场。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不到十分钟,中国几十万手机用户就已经通过门户网站——新浪网以短消息的方式获知了这一重大新闻。在这一事件中,短信超越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等的限制,几乎做到了与新闻事件同步,成为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其独特的传播方式成就了其“第四媒体”的光环。如今,以个人移动终端为平台、以人机之间互动为传播方式、以海量信息和高度普及的通讯网络为依托的手机短信开始迈向“第五媒体”的宝座。
短信得以荣登“第五媒体”的宝座缘于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早在1992年,短信就已经在英国诞生,但由于早期商业运作模式的失败,短信落地却未能生花。直至1999年,日本的DoCoMo公司推出基于HTML技术,与互联网联姻的移动通信模式——I—mode模式,短信才逐步显示其市场号召力。
而在中国,由于中国移动借鉴了国外成功的运营模式,在2000年末推出“移动梦网计划”之后,短信市场被迅速点燃。2000年,全国手机短信的发送量是10亿条,2001年达到189亿条,2002年达到爆炸性的900亿条,而据专家预计,2003年将超过1500亿条。短信这种“火箭式”的发展速度,或许是连短信技术的发明者都难以料到的,而且,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用户对短信的认可,第五媒体的发展必将越来越快,“拇指经济”将成为社会经济形态中的美丽一景。
拇指经济是体验型的经济,流行与消费是其核心表征,这主要是从它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而言,如果从生产供给的环节来说,打造流行便是拇指经济行为的主体。在这种经济行为中,营销推广环节往往要比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提供更加关键,因为,流行就是一种趋势,一种经由人为传播而带动的大众兴趣爆发点,如何将好的业务产品、优质的服务成功地介绍给移动通信用户,让他们在消费体验中感受流行,进而传播流行,这既是营销的哲学,也是传播的哲学。
介绍
拇指经济的概念出现于2003年,却流行于2004年。在这里是对移动通信公司的手机短信业务的一种形象称谓,因为手机编辑收发短信要用指拇来操作才能得以实现。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如今手机已远远超出点对点的语音通讯功能,而具有了媒体传播的性质,短信导致传播者和接收者距离消失,人们用拇指敲击出了一个沟通的新时代,而手机短信业务也成为通信领域一个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拇指经济”。
2004年中国手机短信息占全世界短信总量的一半。拇指经济空前繁荣,对公众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力正在扩大。“短信”跨越了SMS、EMS和MMS(即文本短消息、增强文本短消息以及多媒体短消息)三个发展阶段。这一项技术并不先进的数据通信业务成为一种主要的通信消费需求,今后将逐渐成为平民社会的“代言人”。而2004年短信小说随之面试,可谓是对拇指经济进行新一轮的推波助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后一定会有更多的像拇指经济类似的其它高科技的产业经济。而它们也必将更深地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源泉
拇指经济
手机短信息的发展速度快得令人咋舌。据统计,中国手机短信息量2000年是10亿条,2001年是189亿条,去年就一下子飞涨为900亿条。如果发送每条短信按1角钱计算,仅2002年一年电信部门就有90亿元不菲的收入。而2003年全年国内手机短信息发送量可望超过1500亿条,由此产生的直接利润将达到150亿元。见多识广的媒介在惊叹之余为其送上“拇指经济”的美称,憧憬其广阔前景。
而身处寒冬的互联网网站也搭上短信的顺风车,见到赢利的曙光,甚至创造了纳斯达克的奇迹。今年以来,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的股票在纳斯达克一路飙升,股价升幅分别达346%、539%和239%,比一年前上涨数十倍。短信息被称为“网站拯救者”,目前,三大门户的短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都超过了50%。而广告收入都低于40%。
相形之下,经历了二十多年高速发展的广电媒体,2002年的经营收入也不过260亿元左右(其中电视广告收入231.03亿元,广播广告收入21.9亿元,共252.93亿元,以广告收入占电波媒介经营收入95%计算,经营收入为266.24亿元)。以现在的速度计算,短信收入将有可能在两三年内超过全国广电的经营收入。
同样是电波传播方式,同样从低起点出发,两相对比,广电所自诩的“高速度发展”也黯然失色,在当前更显得增长乏力。那么,短信息增长为何如此迅速,短信的力量源自在哪里,广电媒体可否从中得到某些启示呢?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许多人之所以对短信息的高营业额表示惊愕,原因是短信的低收费——区区一两角钱的收费怎能形成起如此庞大的市场?持这种观点的人士忽略了普罗大众的消费力量,与动辄十万甚至百万的广告收入不同,短信是由不起眼的普通消费者支撑的,正是短信息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其发展神速。
美国的地方报纸,分类广告的比重都相当之高,《波士顿环球报》的广告构成中分类广告占整个广告收入的53%,《费城问讯报》的分类广告也约占50%。而《广州日报》12亿的广告收入中有2亿元来自分类广告。现在以新浪网为首的各大门户网站也纷纷推出分类广告项目,也获得了可观的收益。换句话说,平面媒介和网络媒介都意识到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的商业价值。正如喻国明教授在《解析传媒变局》一书指出的那样,“这些(广州日报)连锁店不但推销发行报纸,提供便民服务,更重要的是专门用来收集分类广告。人们可以花80元就可以在报纸上发一个寻狗启事,也可以花100多元在报纸上发婚庆告示。为了便于人们查询,他们还对报纸的广告进行了简单的分类,……,这样不但大大增加了报社的相关收入,增加了报纸和百姓生活的相关性,也使用人们对于这张报纸更加关注。”
上述种种,归纳为一句忠告:勿以利小而不为之。这是不是也是广电媒体一个突围的思路呢?
互动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为一种人际传播工具的短信息,其增长呈一种几何式爆炸性增长。而这种增长的基础在于互动。而互动就如钱锺书先生在《围城》中说到的:“(书)借了要还的,一借一还,一本书可以做两次接触的借口,而且不着痕迹。这是男女恋爱必然的初步,一借书,问题就大了”。短信的力量之源之一就是这种“一借一还”,这种简单的互动在不着痕迹中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媒介实现互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另一种是受众以媒介为平台进行的互动。前一种互动的秘诀在于平等,广电媒介苦于受众离心倾向,就必须放弃传者本位思想,学会与受众建立起良性互动。所谓通过平等建立互动,互动建立起关系。媒介的营销也是如此。后一种互动让受众成为主角,最近分析了一些比较受欢迎的节目模式,其中相当一部分的节目是以受众(普通人)直接参与为卖点的,如《百万富翁》、《超级变变变》、《非常男女》,就是让荧屏内外的观众参与进来,互动起来。
所谓“动起来,更精彩”,传统传媒,要看到互动的力量。
最后,我们也要看到,市场的力量是无穷的,从深层次看,短信息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和竞争的推动。近年来,电信系统的改革与一系列分拆动作,在为电信业引入了竞争的同时也注入了活力,没有竞争就没有手机的迅速普及。另外,在垄断的背景之下,电信运营商也不会推出单项收费的短信息来冲击双向收费的通话收入。
由来
前几年眼见着“眼球经济”在大洋的那边如火如荼,众人唯恐搭不上信息高速路上的快车,蜂拥般地摆出人家的谱拿银子当汽油烧,还生怕烧少了让别人笑话,一个二流报社的网站每天也要接待几十拨来谈投资的商家,可该扔的扔、该烧的烧了以后,才发现这“眼球”在中国不好用,多米诺骨牌般倒下的众网站成了中式“眼球经济”的殉道者。
就连为“眼球”而生,却差点因“眼球”而亡的三大门户也没有想到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它们,竟然在2002年被一根发短信的“拇指”传奇般地救活了,于是“拇指经济”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网络经营模式,成了中国网站一大盈利支柱。“拇指”的传奇不仅如此,眼下的“非典”也被它点化成了网络飞车的燃料,新浪人士表示,进入4月以来短信日发送量比平日高出2—3倍,也就是说所有参与短信经营的商家均因之受益,当然还有我们这些因非典而减少外出和会友的公众。
说到“拇指经济”不能不提到WAP,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说白了就是无线上网。在众ICP网站烧钱吸引眼球的时候,无线领域的战斗也已开始,2000年3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在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杭州和深圳六大城市开通全球通WAP商用试验网;5月中国电信推出WAP网络平台;中国联通公司在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等20个城市同时开通WAP商用试验网;与此同时一些网络公司,主要是ICP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WAP网站。当时中国WAP网站的服务范围仅限于新闻、天气预报、订票和股市行情,也就是说只能接收不能发送。因此尽管曾有部门预言到2001年底将有4百万中国人通过他们的手机上网,但因众网站的倒闭、上网速度慢和费用等原因,WAP并没有在中国开花结果。
WAP的失利并无损于“拇指”的光辉,反而说明一个更大的,提供更便捷服务的市场在熠熠生光。除了发短信“拇指”还可以做些什么?手机费可以网上结算,那么还有哪些费用可以计入手机费一并结帐?看看现在的手机,照相、录像、MP3、上网、游戏、卫星定位……好象已是无所不能,可人们还觉得不够。看看线上,想想线下,眼下最迫切的好象就是移动商务(B2B、B2C、C2C),听说日本人已经用手机结帐了。
想到带着手机购物,拇指一动帐就结了,真是爽呆了;可再一想这手机若让别人捡(偷)去了,帐刷起来没完也怪恐怖的。再说这无线信号并不是哪儿都能覆盖,若时有时无,账结了没有也弄不清岂不更急人。总之这一根拇指(无线)能抵得上十根手指(有线)安全可靠吗?
发展
有人说,拇指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奇迹,也有人认为这是在夸大其辞。对此,暂且不加评议,因为任何观点都有其立场与侧重,况且,拇指经济的出现并不是以实现何种目的为前提,它的出现是新技术推动下的必然产物。当最初的新奇感退却,人们开始理性地分析这一经济现象,拇指经济已实实在在地走入社会经济体系之中,它给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至深影响不言而喻。社会消费的进步催生了拇指经济,而拇指经济也在构建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大到整个社会的经济环境、经济思维,小到具体业务的运作模式,都发生了转变。而且,这种转变还在继续,并随着现实条件的变化而适时调整。技术无疑是这种调整的催化剂,从最初的2.5G到现如今的3G,拇指经济所带来的除了挑战之外还有无限的便利,这种技术进步还在继续,未来将会出现何种挑战,还无法预估,不过,就业界及整个社会的观念来看,一种欣然接受与客观对待的态度早已蔚然成风,可以说,在与第五媒体的互动中,拇指经济已然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并成为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正是第五媒体的社会经济意义所在。
经济形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媒介不断进行着技术的革新,新的媒体不断涌现。继第四媒体——网络出现之后,第五媒体——手机短信又开始粉墨登场。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不到十分钟,中国几十万手机用户就已经通过门户网站——新浪网以短消息的方式获知了这一重大新闻。在这一事件中,短信超越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等的限制,几乎做到了与新闻事件同步,成为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其独特的传播方式成就了其“第四媒体”的光环。如今,以个人移动终端为平台、以人机之间互动为传播方式、以海量信息和高度普及的通讯网络为依托的手机短信开始迈向“第五媒体”的宝座。
短信得以荣登“第五媒体”的宝座缘于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早在1992年,短信就已经在英国诞生,但由于早期商业运作模式的失败,短信落地却未能生花。直至1999年,日本的DoCoMo公司推出基于HTML技术,与互联网联姻的移动通信模式——I—mode模式,短信才逐步显示其市场号召力。而在中国,由于中国移动借鉴了国外成功的运营模式,在2000年末推出“移动梦网计划”之后,短信市场被迅速点燃。2000年,全国手机短信的发送量是10亿条,2001年达到189亿条,2002年达到爆炸性的900亿条,而据专家预计,2003年将超过1500亿条。短信这种“火箭式”的发展速度,或许是连短信技术的发明者都难以料到的,而且,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用户对短信的认可,第五媒体的发展必将越来越快,“拇指经济”将成为社会经济形态中的美丽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