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谓行为放荡,品行不端。 宋 胡铨 《戊午上高宗封事》:“ 王伦 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先公固有隐忍处,何尝用此等狎邪小人。”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王魁传》:“有妄人託 夏噩 姓名作《王魁传》,实欲市利於少年狎邪辈,其事皆不然。”(2).狭斜。小街;曲巷。借指妓院或妓女。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果报·守土吏狎妓》:“ 璧成 在南中游狎邪,所擕金不足,则贷之 魏公 府,凡数千金。” 明 徐霖 《绣襦记·汧国流馨》:“尔 李氏 狎邪而白坚贞之志,波靡而励中立之行,是则尤人所难者也。”《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列公切不可把这位姨奶奶误认作狎邪一路。”
读音:xiá
[xiá]
亲近而态度不庄重:狎侮。狎弄。狎昵。狎客(嫖客)。 ◎ 习惯。 ◎ 更替。 ◎ 拥挤:车骑并狎。
读音:xié,yé
[xié,yé]
不正当,不正派:邪恶(è)。邪念。邪说。 ◎ 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邪。风邪。 ◎ 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zhònɡ)邪。 ◎ 妖异怪诞:邪魔。邪术。 ◎ 古同“斜”。● 邪 yé ㄧㄝˊ ◎ 古同“耶”,疑问词。● 邪 xú ㄒㄩˊ ◎ 古同“徐”,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