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职官志》:“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
献可替否 ,献可替不
persuade somebody to do good and dissuade him from doing evil
成语解释: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同“献可替否”。常用程度:生僻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提出兴革的建议成语结构:动宾式产生年代:古代
读音:xiàn
[xiàn]
恭敬庄严地送给:奉献。贡献。捐献。献身。献礼。借花献佛。 ◎ 表现出来:献技。献艺。献媚。献丑。 ◎ 古代指贤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文献。
读音:tì
[tì]
代,代理:代替。更(gēng )替。。替班。替身。替罪羊。 ◎ 为,给:替他送行。替古人担忧。 ◎ 衰废:兴(xīng )替。衰替。
读音:kè,kě
[kè,kě]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尽,满:可劲儿干。◎ 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姓。
读音:fǒu,pǐ
[fǒu,pǐ]
表示不同意,不认可:否定。 ◎ 不,用在表示疑问的词句里:可否?。 ◎ 不如此,不是这样,不然:否则。学则正,否则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