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聘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瑕瑜互见
白璧无瑕 ,瑕不掩瑜 ,白璧微瑕
the defects do not obscure the virtue
成语解释:瑜:玉的光彩,比喻优点;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比喻优点遮盖不了缺点。成语举例:瑜不掩瑕,忠也。其有词或不典,将与众评之若何?(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成语结构:主谓式产生年代:古代成语正音:瑕,不能读作“jiǎ”;瑜; 不能读作“yǔ”。成语辨形:瑕,不能写作“假”。
读音:yú
[yú]
美玉。 ◎ 〔瑜伽〕a.大乘佛教的派别之一,称“瑜伽宗”;b.印度哲学的一派,此派注重调息、静坐等修行方法。 ◎ 玉的光泽,喻优点:瑕瑜互见。瑕不掩瑜。
读音:bù
[bù]
副词。 ◎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yǎn
[yǎn]
遮蔽,遮盖:掩护。掩体。掩饰。掩映。掩盖。掩蔽。掩埋。掩人耳目。瑕不掩瑜。藏瑕掩疵。 ◎ 关,合:掩闭。掩门。掩卷。 ◎ 门、窗、箱柜等关合时夹住了东西:掩了手。 ◎ 乘人不备而袭击或捉拿:掩杀。掩击。掩袭。
读音:xiá
[xiá]
玉上面的斑点,喻缺点或过失:瑕玷。瑕垢。瑕疵。 ◎ 空隙:瑕隙。瑕衅(漏洞,可乘之隙;亦喻过错)。 ◎ 古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