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
2、而“彼鱼安识吾乐,为花宁求人怜”石鼓文六言对句,满是哲意,邀君齐来品味吴昌硕先生的心迹。
3、自10多年前观摹一次书画笔会知道了石鼓文,陈荣清一直留意。
4、十七岁时游太学,见石鼓文,就开始为金石之学。
5、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
6、石鼓文具有遒劲凝重的风格,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
7、字的繁体简体金文石鼓文等各种变体,放到贵族院里检验,也足够他们忙上几个月,最终也只能硬着头皮承认“赵姓”。
8、秦刻石则是在此前石鼓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碑系开山之作.
9、从上古的石鼓文,到夏商的金文甲骨文,从春秋战国秦国用的大篆和六国古文,到秦朝统一天下文字用的小篆和民间所用的隶书。
10、陆维钊(1899—1980年)各体皆擅,篆书取法《石鼓文》、《三公山碑》,吸收草篆蜿蜒曲折之意,状如“蜾扁”。
11、珍惜阅读,便是珍惜历史,珍惜蛇灰蚓残般的石鼓文陶埙石馨发出的音响以及青铜瓦当上的装饰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