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曲礼上》:“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於箕上,以袂拘而退,其尘不及长者,以箕自乡而扱之。” 孔颖达 疏:“以袂拘而退者,谓埽时也。袂,衣袂也。退,迁也。埽时却迁,以一手捉帚,又举一手衣袂以拘障於帚前,且埽且迁,故云拘而退。”后因以“箕拘”指执箕清扫。 清 曾国藩 《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节母则先鸡鸣而兴,豫其未至,后斗转而息,补其闕疑,箕拘无尘,井汲无濡,半米寸薪,必珍必戒。”
读音:ji,jī
[ji,jī]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箕帚。 ◎ 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斗(dǒu )箕。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姓。
读音:jū
[jū]
逮捕或扣押:拘捕。拘系。拘留。拘拿。拘囚。拘禁。拘押。 ◎ 限,限制:拘束。拘谨。不拘小节。 ◎ 固执,不变通:拘泥。拘礼。拘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