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罪大恶极 ,罪不容诛
赏罚分明 ,罚当其罪
the punishment exceeds the crime <be unduly punished>
成语解释: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成语举例:谁个惩办要严,谁个处罚从轻,农民都有极明白的计算,罚不当罪的极少。(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成语结构:主谓式产生年代:古代成语正音:当,不能读作“dànɡ”。成语辨形:罚,不能写作“伐”。
战国后期,赵国出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名叫荀况,人们把他的著作称为《荀子》。 《荀子》这部著作共有三十二篇,其中一篇叫《正论》,是专门议论政治的。文中提出一个看法:国君要在百姓面前作出好的榜样。残暴的国君被推翻,如夏桀被商汤打倒,商纣被周武王消灭等,这些都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荀况主张刑罚要严明,犯罪的应根据罪行的大小,给予相应的处罚。如果杀人的不偿命,伤人的不判刑,那就会纵容犯罪,扰乱社会。有人说:“古代没有肉刑,只是象征性地用刑。比如,不使用黥(qing)刑而用墨画脸来替代;不使用劓(yi)刑,而用戴上草作的帽子来替代,这种办法在昏乱的现代是行不通的。如果继续这样做,犯罪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犯罪行为将越来越多。 在阐述了上面这些情况后,荀况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地位要和品德相称,官职要和才能相称,赏赐要和功劳相称。如果不是这样,弄得地位和品德不相称,官职和才能不相称,赏赐和功劳不相称,处罚和罪行不相称,那就会带来极大的不幸和严重的后果。
读音:fá
[fá]
处分犯罪、犯错误或违犯某项规则的人:罚款。罚球。惩罚。罚不当罪(处罚过严或过宽,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
读音:bù
[bù]
副词。 ◎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dàng,dāng
[dàng,dāng]
充任,担任:充当。担(dān )当。当之无愧。 ◎ 掌管,主持:当家。当权。当政。 ◎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当时。当代。当初。当今。当即(立即)。当年。当街。当院。 ◎ 面对着:当面。当机立断。首当其冲。 ◎ 相称,相配:旗鼓相当。当量(liánɡ)。 ◎ 应该:应当。理当。老当益壮。 ◎ 抵敌:万夫不当之勇。 ◎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当何罪。 ◎ 顶端,头:瓦当。 ◎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当 (當) dɑng •ㄉㄤ ◎ 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
读音:zuì
[zuì]
犯法的行为:犯罪。罪人。认罪。有罪。罪恶。罪名。罪魁。罪行。罪证。罪责。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罪不容诛。 ◎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罪。罪愆。罪尤(“尤”,过失,罪过)。归罪于人。 ◎ 刑罚:判罪。畏罪。待罪。请罪。 ◎ 苦难,痛苦: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