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枚乘传》:“汉知吴之有吞天下之心也,赫然加怒。”《后汉书·张皓传》:“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 。”
赫然震怒
成语解释:形容大怒。火冒三丈的样子。成语举例:他赫然而怒,拂袖而去常用程度:一般感情色彩:贬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用于人发怒成语结构:偏正式产生年代:现代
读音:hè
[hè]
明显,显著,盛大:显赫。喧赫。赫奕。赫烜。 ◎ 发怒:赫咤。赫怒。赫然。 ◎ 红如火烧,泛指红色:“赫如渥赭”。
读音:rán
[rán]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 古同“燃”。
读音:ér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nù
[nù]
生气,气愤:怒色。怒视。怒叱。怒骂。恼怒。息怒。 ◎ 气势盛:怒涛。怒火。心花怒放。 ◎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怒族。 ◎ 谴责:“若不可教而后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