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麑裘。《礼记·玉藻》:“麛裘青豻褎,绞衣以裼之。” 唐 温庭筠 《敬答李先生》诗:“一瓢无事麛裘暖,手弄溪波坐钓船。” 明 徐渭 《闸记》:“始麛裘,继袞衣。”参见“ 麑裘 ”。
读音:mí
[mí]
幼鹿:“山鹿藏窟穴,虎豹吞其麛。” ◎ 泛指幼兽:“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
读音:qiú
[qiú]
皮衣:狐裘。集腋成裘。 ◎ 姓。